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八大奇”里的客家智慧
新浪旅游微博 2014年04月10日
看点:木屐当马骑、寿星遍乡里、从不水浸街、火堆烧垃圾
位于广东省与乌镇、周庄等江南水乡以及丽江古城用长条青石板铺成的巷道相比,河源市和平县林寨古村用的是鹅卵石。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鹅卵石,铺成了平整、蜿蜒曲折的悠长古巷。有幸踩踏在历经二千多年,早被祖祖辈辈村民磨得锃亮发光的鹅卵石小巷,耳边仿佛响起古人穿着木屐走家串户或拉着马匹劳作经商发出的得得清脆声。据说古时村民“木屐当马骑”,旧时尚无胶塑鞋靴,故村民喜穿木屐代步,闲来无事,村民像骑马走街穿巷,脚穿木屐,屐声哒哒,此起彼落,恰似士兵出操,乡民笑称为“石街烂”。
而说起和鹅卵石铺就的小巷,还真不得不佩服客家人的建筑智慧。古村小巷幽深,但从来不会被水淹。为什么?因为古村的排水系统做得非常科学。林寨陈姓先祖立基古村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明沟和暗沟两种形式的排水系统。暗沟入水处设有窗式滤水孔,以防垃圾堵塞,裸露于路面的沟顶都盖上石板盖,整条村道铺就河卵石,晴雨不会泥泞,沟巷直通村前的大鱼塘,每逢滂沱大雨,雨水沿着通畅的沟渠涌入水塘,如此精良的排水导污方案,也造就了古村“八大奇”中的一奇——古村从不水浸街。
穿行于林寨古建筑群间,还能见到很多老宅门坎上都坐着三三两两上了年纪的男女村民在闲话家常。有不少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布满皱纹却精神奕奕的脸膛、发白的须发,沉淀着岁月沧桑;沉稳、淡定的神情,任眼前游人穿梭过往,不露半点惊讶。这恰是古村落“八大奇”之一的“寿星遍乡里”。或许是这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生活简单,再加上厂常年饮用千年古井水,多吃蔬菜粗粮等原因,村里长寿之人比比皆是,单上石街古巷的十多户人家中,就有陈华昌、黄年英百岁夫妻等众多寿星。
在村里吃客家饭,不管味道如何,你都会觉得食材十分可口。而这又得归功于古村落“八大奇”之一的“火堆烧垃圾”。自古以来,古村居民十分重视环保,旧时多在门前、巷角设置火池烧垃圾,俗称“火堆”,村民将垃圾烧尽后,把余泥灰烬用人畜粪尿搅拌成农家肥,然后放入储肥室或直接施入田间,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外表水灵,口感十分可口。
(佚名) |